关于我们
新闻资讯
跨文化能力考试
跨文化能力大赛
研修培训
学术活动
数字课程
资源专区
人才发展
登录 / 注册
学术
news center
考试 大赛 研修 学术 其他
构建AI时代外语教育高质量发展新生态——第十七届全国英语类专业院长/系主任高级论坛成功举办
2024.04.15

1.jpg


4月12日,由教育部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云南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共同主办,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承办的“第十七届全国英语类专业院长/系主任高级论坛”在鲜花盛开的春城——昆明举行。论坛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旗帜,深入学习贯彻二十大精神,以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引领外语学科教学改革、助力复合型国际化人才培养、推进中国式教育现代化为目标,着力打造高层次学者对话、高质量学术争鸣、高水平教学交流、高品质资源展示的平台,以生发外语教育思想、探讨外语教学改革、分享外语教研经验、助力外语教师发展的汇智创新景观。

本届论坛主题为“构建AI时代外语教育高质量发展新生态”,设主旨演讲、专题报告、平行论坛三大模块,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引领,旨在探索AI时代外语教育发展新路径。五百余位来自全国各地的英语类专业院长/系主任线下参会,围绕英语专业建设与课程改革、外语教育与教师专业发展、跨文化教育与国际传播能力建设、高质量英专教材与教学、产教融合与高质量人才培养等英语类专业发展的核心议题进行深入探讨。


论坛开幕式


上海外国语大学查明建副校长、云南大学吴涧副校长、教育部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孙有中主任委员出席了开幕式并致辞。


2.jpg

 

查明建副校长代表论坛主办方上海外国语大学向远道而来参会的各位来宾表示了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感谢。他提到,全国英语类院长/系主任高级论坛已走过17个年头,17年风雨兼程,论坛始终紧扣英语专业的核心要素,紧贴时代发展主题和社会发展的变化,努力使英语专业改革发展跟上时代的步伐、服务国家发展、回应社会所需。他坚信,站在新时代的风口上,以AI赋能英语专业,与时俱进,奋发有为,英语专业一定能绽放出新的光彩。

 3.jpg


吴涧副校长代表主办方云南大学热烈欢迎在座来宾,并充分肯定了英专论坛对我国英语类专业领域学者对话、教学研讨、教育资源展示的重要意义。云南大学历来高度重视外语教学,努力推动外语教育教学改革,持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他提到,云南大学英语专业教学事业的发展离不开各位领导、同仁、朋友们的长期指导、关心和支持,他向大家表示了衷心的感谢和诚挚的敬意。

 4.jpg


孙有中主任委员代表教育部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指委向论坛的顺利召开表示热烈祝贺。他提到,本届论坛主题契合教育部2024年教育工作重点任务的指示精神,对全国高校英语专业创新发展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与引领性。教育数字化是教育强国的重要内容,“AI+教育”作为推进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的有力举措,正在重塑教育发展生态。孙教授针对外语教育数字化转型提出了五个根本问题供大家协同探索,并分享了高教司就外语教育创新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意见。AI时代外语专业大有可为,他呼吁大家携手同行,为加快构建与中国式现代化相匹配的高质量外语教育体系贡献力量。

 5.jpg

论坛开幕式由云南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谢萍教授主持。


第十五届“外教社杯”全国高校外语教学大赛启动仪式


第十五届“外教社杯”全国高校外语教学大赛在本次论坛上启动。大家一同观看了本届大赛的宣传片,回顾了大赛十五年来的发展历程。本届大赛确立为外语类专业组比赛,以“彰显专业优势 发展学科素养”(Core Competence Academic Excellence)为宗旨。大赛主办单位代表、上海外国语大学査明建教授,大赛全国组委会主任、北京外国语大学孙有中教授,大赛评委专家代表、四川外国语大学董洪川教授,本次论坛东道主云南大学吴涧教授,大赛承办单位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孙玉编审共同启动了大赛。

 1.1.jpg


1.2.jpg


2024年外语教材研究项目


1.3.jpg


此次论坛上,上海外国语大学外语教材研究院办公室邵海华副主任对2024年外语教材研究项目进行了介绍。她简要阐述了项目背景、意义、概况和成果,并重点介绍了本年度的课题方向。在项目申报至成果发表的各个阶段,教材研究院会为立项项目提供学术讲座、项目点评、线上指导等多项学术支持与服务,欢迎全国外语教师及教材研究者积极申报。

 1.4.jpg


大赛启动仪式及研究项目介绍由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谢宇副总编主持

 

主旨报告


1.5.jpg


南京大学原校长吕建教授围绕数字教育高质量发展,提出了他对数字新时代、教育新内涵和数字化教育的思考。数字新时代,信息改变一切。吕教授强调,在如今这个“人机物三元融合”的新世界,“怎样教”“怎样学”固然需要转变,但“教什么”“学什么”的转变更加重要。关于教育新内涵,他结合南京大学办学经验,分享了对立德树人和成长成才的独特见解。提到人工智能,吕教授认为AI是双刃剑,我们要理性认识,稳妥推进,最终有机地实现人机协同。最后,他呼吁新时代的个体要“我知故我在”“我创故我在”“我正故我在”,共同推进数字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1.6.jpg


该报告由上海外国语大学原副校长冯庆华教授主持。


1.7.jpg 

四川外国语大学校长董洪川教授的报告题为“守正创新 技术赋能构建外国语大学新文科发展战略新生态”。他提到,“新文科”并不是与传统文科的割裂,而是突破传统文科思维模式的文科教育范式革命,其内在包含学科专业的自我转型和人才培养的提质创新。接着,他分享了川外独特的“1368”新文科教育改革模式——1个指导思想、3条发展新路径、6大建设任务与举措、卓越人才培养体系的8个维度,并为新文科背景下学校转型发展的路径提出了几点反思和建议。


1.8.jpg


该报告由西安外国语大学副校长党争胜教授主持。

 1.9.jpg


上海外国语大学副校长査明建教授从“外语学科的当代意义”与“外语学科的本体建设”两大方面分享了自己的前瞻性思考。查校长从国家发展需要、人文学科定位的角度,分析了英专人应该如何找到外语学科的价值、彰显外语学科的核心竞争力与不可替代性。他强调,AI时代,要充分运用大数据和数字人文技术赋能学科研究,完善外语学科知识体系和学术体系,固本而创新,凸显学科价值。

 

1.10.jpg


该报告由闽南师范大学副校长张龙海教授主持。

 

1.11.jpg


上海交通大学彭青龙教授的报告题为“人工智能时代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和专业融合发展的‘三局’与‘四用’”。“三局”即危局和困境,变局和机遇,格局和出路。他提到,人类社会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外语学科和专业面临内外交困的局面,在此背景下,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应以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促进中外人文交流为建设方向。“四用”即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科技新用,学研致用。他强调,外语教师应自觉优化知识结构,提升能力水平。

 

1.12.jpg


该报告由厦门大学外文学院院长陈菁教授主持。

 

1.13.jpg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英语学院院长张喜华教授作了题为“服务国家战略,培养外语专业学生国际传播能力”的报告。外语人在“讲好中国故事”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她从“为什么讲”“谁来讲”“讲什么”“怎么讲”“讲出什么效果”等方面分析了增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需求和外语人才能力培养的目标。接着,她从课程体系、课堂教学、实践教育、资源建设、科教融合等方面分享了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实践和探索。

 1.14.jpg


该报告由河南中医药大学党委副书记张加民教授主持。

 

1.15.jpg


吉利人才发展集团隋姗姗副总裁的报告题为“以‘三实’落实‘三创’——吉利教育产教融合实施分享”。她提到,吉利教育与吉利产业相伴而生,校企共创、共研、共建、共享,开拓了独特的“产教结合,校企破墙”的职业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接着,她分享了吉利在应用型本科教育方面的实践和探索以及办学管理和产教融合经验。

 1.16.jpg


该报告由中国贸促会商业行业委员会李珊珊主任主持。

 潘鸣威.jpg


上海外国语大学潘鸣威教授作了题为“人工智能发展背景下的英语专业四八级考试”的主旨发言。潘教授首先从考试依据、大纲和题型的发展,考生结构的变化,考生水平的提升等方面介绍了英语专业四、八级考试的基本情况。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从命题、施考、评分、作答过程研究等多个方面持续为英语专业四、八级考试赋能。未来,四、八级考试将向机考转变,以减轻教师阅卷负担。他强调,英语专业四、八级考试不仅仅是一个检查类考试,它始终以立德树人为目标,坚持提供批判性思维的舞台。他希望考生能借助四、八级考试,提升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

 朱翊.jpg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数字中心主任朱翊的报告题为“构建多元评价体系,促进在线教学增效”。他提到,在线教学中教学评价的设计至关重要,他根据教学评价在教学中的差异性作用,分析了三种不同类型的教学评价,并以外教社重点数字产品——WE Learn、词达人词汇学习系统和听力随身练系统为例,阐述教师如何定制符合学校和学生实际需要的教学评价体系,提升在线教学质量。

 朱翊.jpg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跨文化能力测试中心副主任王冬梅作了题为“多维探索跨文化能力培养路径,打造国际传播人才培养体系”的报告。她介绍了外教社在跨文化能力方面进行多维路径探索的扎实基础,指出了两项探索成果——跨文化能力大赛和跨文化能力考试的重要时代价值。在此基础上,她分享了跨文化能力大赛、跨文化能力考试的基本情况,具体介绍了跨文化能力大赛如何实现促学、促教、促研、促建的目的,以及外教社为服务跨文化能力体系所做的系统性建设。

 

叶青.jpg


以上三个报告由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叶青副社长主持。

 

平行论坛专题报告

 

平行论坛一

英语专业建设与课程改革


黄萍教授.jpg


黑龙江大学黄萍教授以“学科专业一体化:探索外语类人才培养新模式”为题进行了报告。在报告中,黄萍教授结合黑龙江大学外语类人才培养探索经验,对新文科背景下新时代外语人才培养的新挑战、学科专业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思路及建设路径等议题进行了深入的解读与剖析。

 徐莎.jpg


云南大学徐莎副教授的报告题为“新文科视域下英语专业文学课程的改革与实践”,以云南大学“莎士比亚作品选读”课程为例,她介绍了云南大学外国语学院的文学课程如何按照新要求进行改革,并着重分享了英语专业文学课程的改革实践及改革成效。

 芮燕萍.jpg


中北大学芮燕萍教授分享了“基于慕课的外语一流课程建设与实践”,从课程建设背景谈起,芮燕萍教授介绍了中北大学商务英语写作实践慕课的建设目标、课程体系、团队建设等信息,分享了“一核心、二驱动、三突出、四环节、五维度”的改革路径及课程建设成效。

 郑州大学高晓玲教授.jpg


郑州大学高晓玲教授围绕“新时代外语专业建设:守正与创新”的主题进行了报告。高晓玲教授介绍了外语学科的时代使命与转型挑战,并着重分享了外语学科在课程设置、课程群建设、人才培养体系、交叉学科创设、数字化能力培养等方面的创新路径。

 湖南科技大学禹玲教授.jpg


湖南科技大学禹玲教授的报告题为“教育强国背景下综合性大学外语拔尖创新人才发现和培养路径探索”,以湖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为例,禹玲教授分享了外语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发展引领框架及五方面的有效培养路径。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张峻峰教授.jpg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张峻峰教授以“行业院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创新模式探索”为题进行了报告。张峻峰教授介绍了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人才培养模式在语言能力培养、学科融合、校本支撑、国际交流方面的特色。

 

安徽工程大学唐雪梅教授.jpg


安徽工程大学唐雪梅教授的报告题为“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新文科教育专业认证的实践探索与经验启示”。唐雪梅教授分享了专业认证理念,并从课程思政、“人工智能+”、赛教学研、“四阶双融”四个方面介绍了安徽工程大学在新文科建设中的实践探索。

 淮阴工学院孙建光教授.jpg


淮阴工学院孙建光教授分享了“新时代应用型本科院校英语人才培养思考与实践”,介绍了淮阴工学院如何在价值引领、守正创新、特色发展三个维度上进行应用型院校的特色探索,以实现“厚双语基础、精专业知识、强实践能力”的人才培养目标。

 

平行论坛二

外语教育与教师专业发展


华南师范大学刘晓斌教授.jpg


华南师范大学刘晓斌教授作了题为“英语职前教师数字素养培养的改革与实践”的报告,分享了华南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化学院英语(师范)专业在教师数字素养课程模块的改革情况,详细介绍了改革公共课程、建设“课程超市”、职前职后联动等培养英语师范生数字素养的举措及成效。

 杭州师范大学周敏教授.jpg


杭州师范大学周敏教授以“构建新质生产力:AI时代高校英语教师发展的4R模式”为题进行了报告,从自身的成长和管理经历出发,聚焦以Resilience, Relinquishment, Restoration, Reconciliation 为核心的外语教师发展“深度适应”发展思路,探讨在教研实践中实现个人成长,助力教育强国大计的路径。

 西南民族大学邓忠副教授.jpg


西南民族大学邓忠副教授以“一流专业和课程驱动下民族高校外语专业教师发展思考”为题,针对民族高校外语专业教师发展“内、外、上、下”四个层面的问题,提供了培育和建设一流专业和一流课程这一破题思路。

 

天津商业大学王占斌教授.jpg


天津商业大学王占斌教授以“新文科建设背景下高校外语专业教师专业发展能力培养的路径与策略”为题,通过教师“悦读社”的案例,阐释高校外语专业教师专业发展能力的培养目标和途径。

 东北大学张威教授.jpg


东北大学张威教授作了题为“以虚拟教研室为载体的教师数字化素质提升路径探索”的报告,分析虚拟教研室的功能与优势,并从以测促学、以赛促用、以点带面、以研促强四个维度,为教师数字化素养提升提供了可行路径。

 

河北工业大学石梅芳教授.jpg


河北工业大学石梅芳教授的报告题为“以教师发展为中心,推动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石梅芳教授从教师队伍培养、基层组织建设、产学研融合等方面分享了河北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的举措和成果。

 

 

平行论坛三

跨文化教育与国际传播力建设


西安外国语大学张凌教授.jpg


西安外国语大学张凌教授以“我国外语教育要高度重视中外文读写”为题,通过对“外语招生为何出现困难”“外语毕业生就业难在何处”以及“学外语真的没有用处了吗”三个问题进行详细剖析来为外语专业如何走出困境提供对策。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蔡圣勤教授分.jpg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蔡圣勤教授分享了“跨文化国际传播中自主话语体系建构问题的思考”,从国际传播中自主话语体系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措施三个方面来探讨我们应当如何紧扣时代脉搏,深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粹,建构属于自己的话语体系。

 青岛理工大学巩湘红教授.jpg


青岛理工大学巩湘红教授分享的主题是“双专业课程融通与国际传播能力培养”,从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论述、“国际传播能力”概念阐释、英语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以及双专业课程融通与国际传播能力培养案例展示等五个模块介绍了如何促进双专业课程融通、培养学生国际传播能力。

 河南工业大学黄辉辉教授.jpg


河南工业大学黄辉辉教授分享的主题是“基于国际传播力培养的跨文化教育改革与实践”,她从概念阐释、课程建设、以赛促教、融汇融创和学术产出多个方面展示了河南工业大学在国际传播力培养方面所做的努力和获得的成果。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朱安博教授.jpg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朱安博教授分享了“外语课程的价值要素与国际传播实施路径”,从外语课程的时代背景、建设的理论依据、价值要素和实施路径四个方面论述了应当如何挖掘外语课程的价值,提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构建中国话语体系。


辽宁大学刘熠教授.jpg


辽宁大学刘熠教授的主题是“文明互鉴视域下国际传播与跨文化交际人才培养实践与探索”,刘熠教授从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的时代需求、重要意义、主要维度、培养范式以及教学理念和策略等方面分享了如何培养高素质的跨文化交际人才。

 绍兴文理学院胡朋志教授.jpg


绍兴文理学院胡朋志教授分享了“外语专业学生传播当代中国能力现状调查与教学参考”,展示了自己通过问卷调研和访谈的形式发现的学生在国际传播能力发展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并分享了具有实践价值的教学参考。

 

平行论坛四

高质量英专教材与教学:

聚焦核心竞争力和专业归属感


1.jpg


上海外国语大学王欣教授以“上外方案:如何以教材推动师资建设”为主题,从教材的创造性使用培育专家型教师、教材编写推动教师个人成长两方面分享了上海外国语大学的成功经验,并介绍了《新思路英语专业系列教材》的编写团队在编写教材时的思考与自身素养的提升。

 

2.jpg


南京大学陈兵教授以“中西文明思想互鉴:一流课程教学、实践、资源与教材的相互转化与衍生”为主题,分享自身开设中国和西方等思想文化类课程的经验,介绍课程如何将教学、实践和教材相融合,致力于在跨时代、跨学科背景下培养学生融通中外文化、讲好中国故事的意识和能力。

 

3.jpg


上海外国语大学许立冰副教授以“‘文明交流互鉴’英专的应有之义:从《西南联大英文课》到《新思路英语综合教程》”为主题,阐述了上海外国语大学在编写《新思路英语综合教程》时,如何注重开发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培养中西方文明互鉴的意识、引导学生做新一代中国故事叙述者。


4.jpg


山东大学闫秋燕教授的分享主题为——教材编写与英专生核心竞争力培养:以“新国标英语专业核心教材”《综合教程》为例。闫秋燕教授通过分享该套教材的编写理念和教材特色及亮点,分析了新时代、新文科背景下教材编写如何助力英专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助力理解世界、传播中国的外语人才培养。

 5.jpg


中山大学戴凡教授进行了“专业本领创意写作:一流课程教学、实践、资源与教材的相互转化与衍生”的主题分享,介绍创意写作在英语教学中的位置,并面向没有创意写作专业背景的教师,讲解如何以教材助力写作教学。


6.上海外国语大学孙会军教授.jpg


上海外国语大学孙会军教授以“教材科研:从项目研究到教材编写,中国视角的翻译简史诞生记”为主题,介绍了用英文编写《中西翻译简史》的迫切性,研究型编写者在教材编写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基于教材研究编写的新教材在教学实践上取得的显著成果。

 

7.对外经济经济贸易大学孙亚教授.jpg


对外经济经济贸易大学孙亚教授以 “数智时代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核心竞争力培养与教材编写”为主题分享了他的真知灼见,即商务英语专业教材编写要具备素质的融合性、知识的复合型和能力的聚合性,以期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全球视野、专业本领的复合型外语人才。

 

平行论坛五

产教融合与高质量人才培养


8.中国贸促会商业行业委员会李珊珊.jpg


中国贸促会商业行业委员会李珊珊主任作了题为“国际标准引领产教融合,行业组织助力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报告,围绕产教融合历史及发展趋势、校企合作国际标准、行业组织促进人才培养等主题阐述了高等教育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9.上海理工大学刘芹教授.jpg


上海理工大学刘芹教授的报告题为“科教融汇、产教融合,理工类院校英语专业高质量人才培养路径探索”。刘芹教授介绍了上海理工大学外语学院英语专业探索“英语、科技、商务一体两翼教学模式”,通过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上海市教委产学研践习计划、学校科研项目课程、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培养高质量复合型英语人才的探索与建设实践。


10.jpg


四川外国语大学赵永峰教授的发言题目是“‘政企校’一体联动培养高端外语人才新思考”,介绍了人工智能技术迭代升级背景下英语专业人才就业面临的诸多挑战和针对新形势下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瓶颈的解决之策,认为需要联动政府、企事业单位等各界社会资源,助力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升级,为各单位输送高素质、复合型英语人才,实现高校人才培养成果与各单位用人需求的匹配。

 11.jpg


青岛农业大学纪卫宁教授以“贯通产学研用推进英语高质量人才协同培养”为题作报告,提出目前培养的英语人才与社会供需错位是导致英语专业危机四伏的主要原因,并分享了青岛农业大学英语专业贯通产学研用,打造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培养实战型“英语+”应用型人才的实践和经验。

 

12.jpg


中南大学阎勇副教授作了题为“‘融合,多元育人’——中南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改革实践”的报告,从当下英语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的社会适应性不足问题以及人工智能带来的技术变革挑战出发,重点介绍了中南大学外国语学院在多年校企合作建设的基础上,实现实习实训与企业融合紧密,教学与实践相互贯通的具体经验。

 13.jpg


湖北大学蔡蕾教授的报告题为“产教融合、理实融通、多元协同的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体系重构与实践”。报告指出了目前不同国际领域和行业的高层次外语人才严重匮乏的问题。针对高端外语人才的供需矛盾,蔡蕾教授介绍了湖北大学外国语学院精准对接行业需求,采取产学研相结合,校—政—企三位协同的育人模式,分享了在数字课程建设、实践基地建设、课程体系设计、创新创业项目等方面创新性探索与实践。

 

14.jpg


广西科技大学谭玮副教授的发言题目是“‘一体两翼’产教融合模式下的实战型外语人才培养”,介绍了广西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在学科交叉、校企融合、校政联动的“一体两翼”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方面的积极探索,并分享了学校在机械汽车实践基地与校园跨境电商直播平台建设方面的心得。

 

15.jpg


昆明理工大学马倩副教授以“产学研赋能的英语类专业人才培养路径探索”为题作报告,指出新文科背景下学校需要创新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路径,积极推进产学研合作。报告通过分享昆明理工大学外国语言文化学院在实践课程优化、实训基地拓展、创新创业大赛等方面的实践探索,探讨产学研赋能、融合学术性和实践性的英语类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路径。

 

平行论坛总结汇报



总结1.jpg

平行论坛一主席

黑龙江大学黄萍教授

 

总结2.jpg

平行论坛二主席

兰州大学朱刚教授

 

总结3.jpg

平行论坛三主席

复旦大学高永伟教授

 

总结4.jpg

平行论坛四主席

上海外国语大学王欣教授

 

总结5.jpg

平行论坛五主席

上海理工大学刘芹教授

 

总结6.jpg

平行论坛总结汇报环节由盐城师范学院毕凤珊教授主持。

 

论坛闭幕式


闭幕1.jpg


闭幕式上,下届论坛主办单位代表、东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周桂君教授简要介绍了“北国春城”长春及东北师范大学。他提到,东北师范大学有75年的发展历史,外国语学院作为该校规模最大的学院,学科建设成果丰硕。他诚邀大家明年春天齐聚长春,共襄盛会。


闭幕2.jpg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社长孙玉编审代表承办方对论坛进行了总结。他衷心感谢参会领导、专家、学者的积极参与和辛勤付出,感谢本届论坛东道主云南大学和下届论坛主办单位东北师范大学的大力支持。接着,他针对本届论坛讨论的热点话题,分享了自己的见解和思考。他提到,外教社建社45年以来,孜孜以求,始终致力于高质量外语教材的研发。“外教社杯”全国高校外语教学大赛、全国高校学生跨文化能力大赛等赛事活动的发展,也是外教社不断探索人才培养路径的见证。外语专业大有可为,他相信,只要大家保持激情和热爱,一定能书写外语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精彩篇章。

 

闭幕3.jpg


大会总结由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严凯副社长主持。


闭幕4.jpg


抢抓机遇,时不我待。站在新的时代风口上,每一位英专人的付出终将汇聚成磅礴力量,推动外语教育走上模式更新、质量更优的宽广大道,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外语教育新生态。